
文章
2013年中山供電局于全省率先投入使用輸電線路可視化巡視系統,該系統由視頻監控系統、電纜可視化系統、電纜環流監測系統和絕緣子泄漏電流監測系統組成。多年來,依托科學管理和科技創新,工作績效逐年提高,各成員分別獲得局、廳、部級榮譽38項。

11位班員,中山市主城區、東升鎮、港口鎮等110千伏以上,308公里輸電線路安全管理運行維護工作。多年來,依托科學管理和科技創新,工作績效逐年提高,各成員分別獲得局、廳、部級榮譽38項。這就是中山電力“尖刀班”——中山供電局輸電管理所輸電線路一班。
空中線路:實時監控、精準定位
一直以來,輸電線路防外力破壞是輸電所的工作重點,以前靠員工頻繁往返特巡去檢查,如今,可視化巡視系統解決了這一工作難題。
2013年中山供電局于全省率先投入使用輸電線路可視化巡視系統,該系統由視頻監控系統、電纜可視化系統、電纜環流監測系統和絕緣子泄漏電流監測系統組成。線路一班技術骨干聶文翔說:“該系統可有效提高輸電線路桿塔運行巡視效果,可利用5.8吉赫通信頻段建立主干鏈路,230兆赫頻段進行終端覆蓋組建無線網絡,傳輸監控視頻,實現對高遠山區、環境惡劣、無4G網絡覆蓋地方的輸電線路桿塔進行視頻監控,既能支持報警實時抓拍圖片,也能支持實時視頻。同時通過自身太陽能電池供電,全天候工作達到實時監控的效果?!?/span>
據悉,系統將現場畫面實時回傳至監控中心,運維人員第一時間發現外部隱患危險情況,將事故遏制在萌芽狀態。在監控中心,新快報記者看到,一個視頻畫面能清楚地看到5個鐵塔范圍的線路及周邊情況。
聶文翔算了一筆賬,根據線路一班2016年線路巡檢工作量測算為2340工日,“千里眼”設備投入使用后減少了約1/4的巡檢量,節省車輛585個臺班,若按每人每天160元、車輛臺班每天400元成本核算,一年可以節省成本約421200元。
作業隱患:過程管控、重點隱防范
“現在上下塔,有防墜落裝置,我可放心多了?!本€路一班的老師傅感嘆道。2013至2016年,一班所轄722基鐵塔完成高空防墜落裝置安裝,覆蓋率100%。高空防墜落裝置是在桿塔爬梯處加裝固定導軌,作業人員用安全帶與防墜器連接,防墜器隨著作業人員在導軌上滑動,整個上下桿塔過程始終處于保護狀態,一旦發生跌落,防墜器受瞬間沖擊力自動鎖死。
技術改進、職工創新是這個班的制勝法寶。據介紹,線路一班針對大型機械施工作業進行深入調研分析,發現操作人員無法確定安全距離是造成破壞的主要因素。2015年,班組工作人員研制出“輸電線路安全距離報警裝置”,將裝置的信號檢測端安裝于機械設備的前端,通過裝置監控吊臂距導線的安全距離,能夠及時準確報警,以免作業時超出安全距離造成破壞。110千伏光錦甲線電塔附近花木場主吳先生就很有感觸:“高壓線就在頭頂,以前怎么看都判斷不出5米距離有多遠,現在不用看我心中都有數了?!?/span>
團體標準 報警運營
團體標準 審查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