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碩果盈枝。為貫徹落實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深入推進“人工智能+安防”行動,推動安防新質生產力躍升,9月26日,由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安協)主辦的2025中國安防“人工智能+”行動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以“數智世界 全域安全”為主題,聚焦政策方向、產業變革、技術創新、未來趨勢等議題,共謀“人工智能+安防”發展新機遇,為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蓄勢添能。大會現場莊重熱烈,洋溢著科技變革的澎湃氣息。
大會現場
出席大會的領導嘉賓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中安協理事長顧建國,中安協副理事長譚曉準、劉曉京,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紀委書記李德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羅善忠,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符東昇,武警北京市總隊原司令員、中安協專家委副主任李維杰,北京市消防局原局長、中安協無安委主任吳志強,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原副局長、中安協數安委主任趙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委員會原副主任、中安協智慧社區與智能家居專委會主任劉明芳,公安部網安局原副局長、中安協專家委專家鄧宏敏,工業和信息化部無線電管理局原二級巡視員陳季華,天津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總隊副總隊長安建昌,河北省公安廳科技信息化總隊副總隊長胡學營,安徽省公安廳科信總隊副總隊長茍克愚,重慶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副總隊長趙仕明,江蘇省連云港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楊德成,北京安全防范行業協會理事長張瑩,上海市公安局原副督察長、上海市無人機安全管理協會會長勞冠浩,吉林省公安廳原副巡視員、吉林省社會公共安全產品行業協會理事長劉敏,安徽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原總隊長、安徽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理事長范厚本,南京市公安局原副局長、南京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秘書長蔣平。此外,來自公安部、工信部、國家空管委等相關部委領導和主管代表,部分省市公安機關有關負責人和科研院所專家學者,全國各地方兄弟協會領導,華為、海康、以薩技術、國投智能、科大訊飛、華電集團、為旌科技、全民認證等優秀安防企業代表和用戶單位等400余人匯聚一堂,共同開啟人工智能賦能安防產業發展的新篇章。大會由中安協秘書長王楠主持。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秘書長 王楠
01、領導致辭:把航定向,開啟安防新征程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 劉利華
會議伊始,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劉利華向大會致辭。他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國務院發布《意見》對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同時也將為安防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寶貴機會和前景。安防行業要積極把握政策機遇,進一步加大技術和應用創新,推動安防新質生產力的提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紀委書記 李德文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紀委書記李德文代表信通院對大會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李書記指出,安防行業作為國家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工智能+”行動落地的關鍵場景,AI正在為安防產業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他結合大會主題與安防行業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把握趨勢,積極擁抱新質生產力變革;注重應用,深入推動“AI+安防”場景落地;兼顧治理,全力構建AI安全可信生態。他呼吁安防行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變革,以更加務實的行動推動創新,共同開創行業的美好未來!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理事長 顧建國
中安協理事長顧建國向大會作主題報告,他對與會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戰略意義,此次《意見》的發布實施進一步明確了行動方向。我國安防行業依托政策支持和技術創新,在產業規模、技術體系、智能化水平、應用場景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同時也需高度重視網絡與數據安全、產業鏈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挑戰。面對機遇和挑戰,他提出三點落實要求:一是大力貫徹落實“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提升安防新質生產力;二是推動人工智能深度應用,構建AI新模式、新生態;三是加強網絡數據安全治理,構建數智安全新基座。顧理事長強調,全行業要深入落實“人工智能+”行動部署,奮力開拓新時代“人工智能+”發展新局面,為構建全域安全的數智世界,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作出更大貢獻!
02、發布倡議:凝聚共識,攜手迎未來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譚曉準
為積極響應并貫徹落實《意見》,中安協向全行業發出倡議。大會上,中安協副理事長譚曉準宣讀了《2025中國安防“人工智能+”行動倡議》?!冻h》提出五大行動方向:一要堅持自立自強,推動安防新質生產力提升;二要突出應用導向,開創安防多元發展新格局;三要加快數智轉型,構建現代化安防產業體系;四要深化產業協同,共建安防行業新生態;五要加強風險管控,筑牢安防行業安全底座?!冻h》旨在凝聚產業共識,攜手并進、創新協作,加快推進“人工智能+安防”行動落地。
03、嘉賓演講:前沿交流,共話行業新發展
在大會演講環節,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羅善忠、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符東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數字政府安平解決方案部部長姚凱、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姚巍、國投智能(廈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趙建強、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公安業務部智慧警務業務部總監方策、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數智中心副主任羅建東、上海為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趙敏俊、全民認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科技副總/浙江大學軟件學院教授張旭鴻分別作主題演講,觀點深刻、內容務實。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 羅善忠
公安部三所所長羅善忠作“大模型驅動安防行業轉型升級有關思考”的主題演講。他指出,當前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人工智能+行動指導意見、《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施行的新形勢是促進安防行業轉型升級的驅動力,安防行業迎來了系統性重構窗口期。在產業變革的歷史節點,大模型技術是這次變革的核心引擎。他分析,大模型通過“統一語義空間”和“認知推理能力”,將把安防從“感知時代”推向“認知時代”,從產品技術、應用模式、監管體系這三個維度重塑安防產業。未來“AI+安防”將構建一個重智能、更主動、更高效、更合規的安防行業生態體系,從而邁向全域感知、主動防控、精準決策、規范監管的認知安防新階段。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 符東昇
公安部一所副所長符東昇帶來“多模態大模型:加速智慧安防創新”的主題分享。他指出,安防行業是當前大模型技術落地的優勢垂直領域,多模態大模型的發展更是為安防行業注入強勁動力。他重點介紹了多模態大模型的發展歷程與現狀,并分享了多模態大模型在視頻巡邏、多模態圖文搜索等公共安全視頻典型場景中的應用。符東昇指出,公安部一所正在積極推進構建“AI+安防”人工智能共性服務平臺,開展安防行業大模型能力測評,致力于構建行業大模型全周期可信安全體系,助力公共安全行業高質量發展。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政企數字政府安平解決方案部部長 姚凱
華為安平解決方案部部長姚凱以“AI大模型賦能智慧公安建設的趨勢與要點”為主題作演講。他從公共安全應用場景出發,系統分享了AI大模型在該領域的應用創新、模式創新、路徑、體系重構、落地框架等內容。他認為,公共安全領域大模型的發展應確保AI應用帶來實際業務效果與戰斗力提升,明確場景價值度量標準、技術適用性,同時注重長期可持續迭代與價值輸出,確保AI發展既務實又具前瞻性。
以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輪值總裁 姚巍
以薩技術輪值總裁姚巍帶來“筑牢數智公安基石:滄瀾垂域新質戰斗力引擎的實戰化路徑與價值釋放”主題演講。他介紹,當前安防行業推進數智化建設過程中普遍面臨大量已建應用系統整合利用難、業務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缺少專業人才等難題。針對以上問題,以薩打造了“滄瀾”垂域新質戰斗力引擎。他圍繞行業數智化建設需求介紹了“滄瀾”整體解決方案的內涵能力,通過分享典型案例和多業務場景應用、可持續技術服務等展示了“滄瀾”的應用價值。
國投智能(廈門)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 趙建強
國投智能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趙建強的分享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安全挑戰與治理”。他指出,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得AI的理解推理能力實現突破、創造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也給全社會帶來了系統安全、網絡犯罪、倫理安全、認知安全等方面的挑戰。他重點介紹了國投智能在深度合成生成內容檢測識別技術領域的創新研究和應用。趙院長建議,要加強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技術體系研究,構建安全治理體系,制定倫理原則和規范,不斷強化人工智能的安全治理。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公安業務部智慧警務業務部總監 方策
科大訊飛智慧警務業務部總監方策介紹了星火大模型在語音識別、翻譯、圖像識別等能力的持續提升情況和戰略定位,以及圍繞公共安全領域基礎數據,構建專業大模型技術體系和落地應用體系的進展。他結合實戰場景需求,分享了大模型在執法伴隨、多維情報分析、警情研判分析等場景的實戰應用,助力提升公共安全領域新質生產力。
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數智中心副主任 羅建東
華電集團數智中心副主任羅建東作“發電行業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創新與思考”的主題分享。他圍繞發電央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介紹了華電集團安全保護的通用工作模式、大型發電央企關基安全保護主要挑戰以及總體框架設計目標。羅主任認為,在新形勢下要全面統籌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工作,構建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安全保障體系,提升整體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水平。
上海為旌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趙敏俊
為旌科技副總裁趙敏俊以“端側AI芯片助力安防產品看得更清、看得更懂”作主題演講。他向觀眾分享了為旌科技端側AI芯片支撐萬物智能的五大核心技術提升和其在智能駕駛、智慧安防、視頻會議、專業影像等領域的落地應用,以及公司全天候、全場景、全域感知計算平臺的應用質效,以助力AIoT產業升級,筑好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石,賦能安防設備從“看得清”到“看得懂”,為無處不在的數字應用注入強勁動能。
全民認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科技副總、浙江大學軟件學院教授 張旭鴻
全民認證科技副總、浙江大學教授張旭鴻帶來“破解安防瓶頸:AI數字身份如何實現動態敏捷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主題演講。他對當前安防與社會治理的瓶頸和AI數字身份的內涵作了深入分析,介紹了全民認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核心與解決方案及四大技術創新優勢。他通過數字身份全場景應用中AI垂類大模型的優勢體現和典型應用場景與案例,展現了AI數字身份在社會治理領域的創新實踐,為安防支撐社會治理創新提供鮮活注腳。
04、同期活動:謀劃新賽道,集聚新動能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下,近年來安防行業突破傳統業務邊界,加速與各行業領域場景廣泛深入融合,“大安全”“大智能”應用格局逐漸形成,行業發展涌現新興領域、新賽道,此次大會設置了上午的一場主論壇,同時下午還舉辦了2025低空安全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安防無人系統安全高峰論壇、2025智能機器人與公共安全創新發展論壇兩大專題論壇,前者聚焦低空安全與無人系統安全,后者探索智能機器人在公共安全場景的創新應用,為行業開辟新增長極提供思路碰撞。
2025低空安全產業發展大會暨第三屆中國安防無人系統安全高峰論壇現場
2025智能機器人與公共安全創新發展論壇現場
大會期間,中安協還發布了2025年中國安防產品和技術典型應用案例和2025公共安全大模型與典型應用場景暨AIIA先鋒案例,樹立榜樣力量,引領行業高端技術落地風向標。
除了論壇,大會特設企業展示區,現場匯聚了加速進化、和普威視、二一三、特金、歷正、宇樹科技、以薩科技、國投智能、全民認證、為旌科技、東方通、派寶、七騰、智元機器人、云深處等頭部人工智能、低空安全和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展出最新技術產品,包括關鍵芯片、核心算法、激光雷達、圖像傳感器、視頻圖像分析等自主創新技術與產品,以及AI大模型、大數據、數據安全、低空安全、公共安全領域機器人、無人機安全等新技術產品與應用成果,促進交流合作,助力產業協同發展。
企業展示
當前,我國安防行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提升和塑造新動能、開啟新賽道的關鍵時期,行業恰逢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新質安全”革命。2025中國安防“人工智能+”行動大會的成功舉辦,為“人工智能+安防”發展搭建了一個高規格的深度交流平臺,凝聚行業發展共識,將按下“人工智能+安防”加速鍵,推動人工智能在安防行業各領域的全面普及與深度融合,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