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1年數字福州國際品牌建設
工作要點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直各委、辦、局(公司),市屬各高等院校,自貿區福州片區管委會:
《2021年數字福州國際品牌建設工作要點》已經市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6月11日
2021年數字福州國際品牌建設工作要點
2021年是數字福州“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以及《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的通知》(榕委〔2021〕1號)要求,推動數字福州國際品牌項目建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以“數字應用第一城”作為奮斗目標,以建設“數字中國示范城市”作為落腳點,助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一、辦好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1.高標準辦好峰會。優化辦會機制,創新辦會形式,探索市場化辦會。提升會務服務系統,開發峰會大數據動態監測服務平臺。深化“云上峰會”平臺建設,舉辦2021數字中國創新大賽,多賽道并行打造高端賽事。〔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工信局、市直各有關單位,市電子信息集團〕
2.擴大峰會平臺溢出效應。持續推動峰會項目成果轉化。吸引一批央企、國企等重點企業參會,充分利用峰會平臺進行產業對接、精準招商,引進一批數字經濟好項目、大項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投促局)、市大數據委、市國資委、市科技局,市電子信息集團,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二、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3.優化提升網絡和數據中心能級。持續打造高質量5G精品網絡,新建5G基站6000個以上。擴大千兆光纖覆蓋范圍,深化農村光纖和4G網絡覆蓋。推進IPV6規模全面部署。爭取落地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東南樞紐節點,發揮健康醫療、國土資源等大數據國家試點優勢,加快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貝瑞和康基因大數據中心等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通管辦、市衛健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各通信運營商,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4.加快推進新型城市基礎設施試點建設。圍繞“新基建+新城建”雙輪驅動,加快市政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在城市建設、城市綜合治理、地下管線管理等領域建設一批融合示范應用。以城市CIM平臺為基礎,匯集地上地下空間數據和動態信息,拓展智慧水系、智慧社區、智能建造、城市體檢等“CIM+”示范場景應用。建設“一網統管”城市綜合管理平臺,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智能化水平。提升聯排聯調、水系可視化等水系調度工程智慧能級。積極部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開展5G車聯網示范應用,推動車路協同發展。〔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市城管委、市聯排聯調中心、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大數據委、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福州新區管委會,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5.推動工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打通5G和千兆光纖進工業園區高速通道,鼓勵運營商在園區布設算力網絡和邊緣計算節點,支持構筑園區寬帶網絡資費洼地。推動工業園區打造數字化管理平臺,服務入駐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園區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推動辦事不出園區。開展數字園區建設,鼓勵園區企業開放生產制造場景和數據,推動數字技術與制造技術的滲透、融合和創新應用。〔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通管辦、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各通信運營商,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6.強化創新基礎設施支撐。加快推進光電信息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清華-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福建鯤鵬產業生態創新中心、聯通東南研究院、馬尾物聯網開放實驗室、百度智能云AI實驗室、北京大學智能空間(福州)創新實驗室等產學研用平臺建設。建設10個以上數字經濟領域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等高水平創新平臺。〔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大數據委、市工信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三、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
7.強化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深化政務外網橫向接入網建設,增強數據流量和視頻流量“一網雙平面”承載能力。持續推動政務信息化共建共用。擴容升級政務云平臺,不斷完善時空信息、可信數字身份、人臉識別、區塊鏈等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城市服務“一網通辦”提供基礎支撐。〔責任單位:市大數據服務中心〕
8.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著力提高數字化政務服務效能,推進政務服務“跨市通辦、跨省同辦”。依托區塊鏈和數據共享等技術手段,全面提升電子證照、可信文件應用,推動政務服務“馬上就辦”。建設“智慧辦”支撐服務平臺,實現“受理零窗口、審查零人工、領證零上門”,打造“智慧審批”新模式。深化“互聯網+監管”,提升政務服務監管水平。兼顧老年人、視障聽障殘疾人等群眾需求,完善政務服務適老適殘功能。〔責任單位: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市大數據服務中心〕
9.提速城市大腦建設。啟動數字福州孿生城建設,建設數字福州運營指揮中心,夯實城市大腦數字底座,持續強化城市大腦共性支撐能力,全面提升數據、技術和業務的融合創新發展能力,推動城市管理“一網統管”。推進城市各行業、各部門數據資源匯聚共享、分析挖掘和融合應用,賦能政務應用、城市管理、社區治理、交通治堵、公共安全等智能場景創新應用。支持各縣(市)區依托城市大腦,分層分級建設區域中樞。〔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直各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0.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綜合指揮平臺,強化預測預警、風險分析、指揮調度、綜合考評及個性化功能拓展應用。深化“雪亮工程”建設聯網應用。推進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建成3個智慧社區試點。〔責任單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
11.推動e福州能級提升。圍繞市民高頻應用領域持續拓展“一碼通行”場景,推動“福碼”應用向社區(村)延伸,配套新增150臺e福州便民自助終端機,加強e福州運營推廣,力爭平臺注冊用戶數達900萬以上,交易筆數突破1.8億次。〔責任單位: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
12.打造12345“城市總客服”品牌。推進12345熱線整合,完善平臺訴求監督機制,優化流程和資源配置。加快12345平臺升級改造,實現全媒體接入受理,提升批轉準確率和效率。提升數據分析智能化水平,輔助精準研判社情民意,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責任單位: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
13.拓展“信易+”應用場景。進一步挖掘、創新信用數據應用,持續提升信用“茉莉分”含金量。鼓勵金融機構等市場主體,充分利用信用數據模型拓展“信易+”場景,重點推動金融、疫情防控、家政、醫保等領域全覆蓋。〔責任單位:市大數據服務中心、市金融監管局、市醫保局、市商務局〕
14.深化可信數字身份應用。依托CTID可信數字身份公共服務平臺,推動可信數字身份網證二維碼的身份通行,打造可信數字身份應用示范領先城市。深化可信數字身份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領域的全面應用,創新實施“網證+通行、治理、文旅、住宿”等一批應用示范場景。〔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大數據委、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管委會、市直各有關單位〕
15.推動數字化公共服務普惠應用。完善提升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數字化建設,積極對接八閩健康碼,加快在重點場所推廣應用。以世界遺產大會為契機,創新古厝保護方式,建設“福州古厝”數字博物館。深化智慧養老服務平臺建設。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應用實踐,建設一批數字校園,積極推進“數字福州大學(大學城云大學)”建設,整合優化教育資源。推進三坊七巷、上下杭、鼓嶺、于山、馬尾船政等“智慧景區”建設,推廣智慧停車、數字出行、數字物流、數字商貿、數字廣電、數字家政等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福州城市數字味。〔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民政局、市直各有關單位,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
四、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16.推動數字產業集群發展。積極融入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建設,實施數字經濟園區提升行動,培育東湖數字小鎮、金牛山互聯網產業園等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5個以上,打造軟件產業“一園多區”模式,發展壯大顯示、光電芯片、物聯網、大數據、軟件信息等產業基地,推動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進一步擴大。〔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大數據委,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7.培育數字經濟新興領域。提升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產業能級,進一步發揮“數字福建”兩朵云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國家級大數據資源匯聚。打造一批5G商用示范項目,豐富5G商用應用場景。加快普及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廣5個以上“AI+產業”創新成果。建立數字內容創新孵化器,在長樂、倉山等地建設一批網絡直播視聽產業基地。培育發展衛星產業,實施海絲空間信息港工程,推進國家地球空間信息福州產業化基地建設。加快發展基于北斗衛星的應用研發和推廣,建設海聯網基地和海洋衛星產業園。加快構建鯤鵬產業生態,積極推動鯤鵬計算產業發展,做大做強海峽星云智能制造基地。〔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18.爭創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積極申報“國家級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布局特色區塊鏈產業集群。推進福建省區塊鏈主干網建設,出臺區塊鏈三年行動計劃,在政務服務、健康醫療、金融科技等領域開展示范應用,建設區塊鏈示范應用高地。〔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工信局、市直各有關單位〕
19.加快推進智能制造。在紡織化纖、機械制造、冶金建材等主導產業,集中發展智能制造。深入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促進國有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加快100項以上兩化融合重點項目建設。發展工業互聯網,爭取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福建分中心落地,深化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設,推動450家工業企業“上云上平臺”,打造高意科技、星網銳捷、經緯新纖等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國資委,市電子信息集團〕
20.加速建設數字鄉村。推進農產品“互聯網+”出村進城工程,強化農產品產銷精準對接。支持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增長10%以上。發展數字農業,新建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省市級農業物聯網應用基地(示范點)1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
21.推動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互聯網+社會服務”行動,培育新型消費載體,打造東街口、東二環泰禾等一批智慧街區、智慧商圈。加快實體零售轉型升級,推動傳統零售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積極推動各縣(市)區發展5G+直播產業。打造數字生活新服務平臺,引導企業實施線下商業“上云上平臺”,推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眾包眾創、個性化定制等數字化新業態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22.推動“數字絲路”建設。加快福州“數字絲路”經濟合作試驗區建設,提升福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水平。推進智慧海洋建設,打造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一帶一路”視聽產業基地等數字海絲品牌。加快建設網龍數字教育小鎮,孵化50家以上數字教育企業。推動華人華僑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開展長樂工業互聯網試點,新增企業“上云上平臺”120家以上,累計上云企業數達300家以上。推進機場智能化升級,圍繞絲路海港城建設,打造“5G+智慧港口”。推動京東“亞洲一號”、菜鳥網絡中國智能骨干網等智能倉儲基地和縱騰跨境電商海外倉大數據運營中心建設。〔責任單位:福州新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海漁局,福州港口發展中心,元翔(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長樂區政府、福清市政府、連江縣政府〕
23.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抓項目促提升專項行動,加快實施一批標桿性、示范性數字經濟項目,全年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超86個、總投資達86億元以上,建成項目超26個,總投資達26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五、提升數據資源開放利用水平
24.持續創新大數據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探索公共數據資源清單化管理,出臺《公共數據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辦法》,建立健全公共數據資源應用管理、數據質量保障等創新機制。繼續落實首席數據官制度,推動市級、縣(市)區100%覆蓋。〔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
25.探索數據開發利用新模式。加強公共數據匯聚治理,推動公共數據資源共享應用。探索數據資源有序流通新模式,加快推動海事大數據中心落地,推進快遞大數據運營開發利用,完善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創新基地建設,推進政企數據共享互通試點示范建設,開展3個以上數據融合創新應用試點。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數據資產運營中心建設,結合各類數據融合應用場景、數據需求,研究準入機制、數據標準、安全規范、評估機制等。〔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直各有關單位〕
26.推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試點工程建設。持續推進全市211家醫療機構健康醫療數據匯聚工作,爭取新增入庫數據超50億條。不斷創新“榕醫通”、區域互聯網醫院等“互聯網+醫療”應用,打造全國肝病和肝癌大數據、骨科大數據平臺等專科大數據高地。推動中電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園建設,支持健康醫療大數據生態聯盟發展,新增生態企業3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衛健委、市大數據委〕
六、強化實施保障
27.加強組織協調。依托數字福州國際品牌項目指揮部,全方位引領數字福州建設。堅持指揮部例會制度,加強統籌規劃和整體推進。強化信息化干部隊伍建設,將各縣(市)區、市直部門信息化能力建設納入數字福州績效考核,充分利用抓促平臺,層層壓實責任,狠抓任務落實,實行一月一更新,確保各項工作扎實開展。〔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直各有關單位,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
28.強化頂層設計。高站位編制《數字福州“十四五”發展規劃》,各級各部門同步推進區域及行業信息化、數字化發展專項規劃,重點開展大學城數字化規劃編制工作。修訂《政府投資的信息化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福建)福州片區相關實施方案。〔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各縣(市)區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管委會〕
29.強化要素保障。做大做強清華-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成立福州數字應用產業聯盟,遴選公布一批數字經濟領域“獨角獸”“瞪羚”創新企業名單,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吸引資金聚集,發揮朱紫坊基金港等平臺作用,強化投融資對接,帶動產業提升。加強干部信息化培訓,強化培養和引進科研團隊和高層次人才。支持濱海新城、大學城建設科創基礎設施集聚體。〔責任單位:市大數據委、市人社局、市金融監管局〕
30.健全安全保障體系。落實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措施,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和重要信息系統網絡安全監督、檢查、指導力度。強化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組織開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提高信息安全事件動態預警、響應、處置能力。
〔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委網信辦〕
十五五 規劃 建議
十五五 規劃 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