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第一章??總??則
?
第一條??為貫徹實施《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辦法》(省政府令第163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各級公安機關職責,規范公共安全技術防范(以下簡稱公共技防)監督管理程序,制定本實施細則。
?
第二條??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是公共技防監督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公共技防的管理和監督,組織實施本細則。
?
福?建省公安廳安全技術防范管理辦公室(簡稱省公安廳技防辦)是全省公共技防工作的具體管理部門,設在省公安廳科技通信處,統一協調、指導全省公共技防監督管?理工作;省公安廳交警、邊防、消防、國保、治安、刑偵、技偵、網安、反恐、警保、機場、森林、鐵路等業務部門按照業務分工和有關規定,負責本警種公共技防?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
?
第三條??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縣(市、區)公安局(分局)相應設立安全技術防范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技防辦),作為本轄區公共技防工作的具體監督管理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負責本地公共技防監督管理工作。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縣(市、區)公安局(分局)技防辦掛靠科技通信部門,也可根據本地實際確定。
?
縣(市、區)公安局(分局)技防辦應指導、組織和協調本地公安機關基層所隊開展公共技防的日常管理和監督檢查。
?
第四條??省、設區市公共技防行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應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依法開展公共技防工作,通過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專業培訓、高新安全防范技術推廣和加強行業自律等活動,推動全省公共技防行業健康發展。
?
第五條??公安機關技防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時,應文明執法,自覺接受社會和公民的監督。有指定或變相指定技防產品及技防系統設計、施工、運營等行為的,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權檢舉、控告。收到檢舉、控告的公安機關,應依法及時查處。
?
第二章??公共技防系統管理
?
第六條??根據《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國家標準及《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GA/T75)規定,技防系統分為一、二、三級。一級技防系統是指一級風險或投資額100萬元以上的技防系統;二級技防系統是指二級風險或投資額超過30萬元不足100萬元的技防系統,三級技防系統是指三級風險或投資額30萬元以下的技防系統。一級、二級、三級風險的技防系統統稱為高風險技防系統,其他為普通風險技防系統。
?
一級、二級技防系統由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技防辦監督管理,三級技防系統由縣(市、區)公安局技防辦監督管理。國家法律、法規、規章等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第七條??社會公共區域和公共技防重點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安裝的技防系統應當符合以下標準:
?
(一)《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
?
(二)《數字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規范》(DB35/T1247);
?
(三)《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及其修改補充文件;
?
(四)其他現行國家標準及有關技術標準、規范。
?
第八條??技防系統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論證、驗收工作由建設單位組織,高風險技防系統和投資額超過30萬元的普通風險技防系統應成立由一定數量的安全防范技術專家組成的論證、驗收委員會(小組),其中驗收委員會(小組)技術專家比例不得少于50%。
?
社會公共區域和公共技防重點單位技防系統委托專業機構進行方案論證的,組成人員應有一定數量的安全防范技術專家。
?
安全防范技術專家應經建設單位業務主管部門或省、設區市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認定,或持有一級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職業資格證書。公安機關技防管理部門應指導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建立安全技術防范專家庫。
?
第九條??一級、二級技防系統設計方案論證要求:
?
(一)應具備下列材料:
?
1.設計任務書或者相當于設計任務書的資料;
?
2.委托設計合同(協議書)或工程合同;
?
3.現場勘察報告;
?
4.系統設計方案及系統功能(如涉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及部位的視頻監控系統項目,應提供與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聯網的接口及聯網設計);
?
5.器材平面布防圖及防護范圍;
?
6.系統框圖及主要器材配套清單;
?
7.監控中心布局及使用操作說明;
?
8.管線敷設方案;
?
9.工程費用概算和建設工期。
?
(二)論證委員會(小組)應作出書面論證意見。
?
第十條??一級、二級技防系統驗收要求:
?
(一)技防系統驗收應具備下列材料:
?
1.設計任務書;
?
2.工程合同;
?
3.設計方案論證意見及設計、施工單位與建設單位共同簽署的設計整改落實意見;
?
4.正式設計齊套文件與竣工圖紙資料(包括系統原理圖、平面布防圖及器材配置表、線槽管道布線圖、監控中心布局圖、器材設備清單以及系統選用的主要設備、器材的檢驗報告或認證證書等);
?
5.試運行報告;
?
6.竣工報告;
?
7.操作使用說明書;
?
8.竣工決算報告;
?
9.初驗報告(含隱蔽工程隨工驗收單);
?
10.檢驗報告(如涉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及部位的視頻監控系統項目,應含聯網接口符合《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GB/T28181)標準檢測結論,已與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聯網的,應有可否調用該系統相關公共安全視頻圖像的檢測結論,由法定檢驗部門出具,具體要求見附件1)。
?
(二)驗收委員會(小組)應作出書面驗收結論。
?
第十一條??三級技防系統論證、驗收可根據《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的規定適當簡化。
?
第十二條??社會公共區域和公共技防重點單位,應當按照《管理辦法》要求設計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并將涉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及部位的視頻監控圖像信息資源接入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
?
第十三條??以下涉及公共安全的視頻監控圖像信息資源應按照《管理辦法》規定接入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整合應用:
?
(一)由各級政府財政投入建設的社會公共區域視頻監控資源;
?
(二)通信運營商建設的涉及公共安全的視頻監控資源;
?
(三)醫院、學校、廣播、電視、通信、郵政、金融機構,道路,地鐵、車站、機場、重點碼頭等重要交通樞紐,大型能源、水利、水、電、燃油、燃氣等供應設?施,商場、會展中心、體育場館、公園、重點景區、文博單位等以上人員聚集場所及涉及社會公共部位(含外圍)的視頻監控資源;
?
(四)賓館、酒店、洗浴、歌舞廳、網吧等住宿娛樂場所及特種行業的視頻監控資源;
?
(五)武器、彈藥,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物品、易制毒化學品的生產、存放、經營場所和實驗、保藏傳染性菌種、毒種單位等重要部位周邊的視頻監控資源;
?
(六)居民小區、沿街商戶涉及社會公共部位的視頻監控資源;
?
(七)其他涉及公共安全的視頻監控資源。
?
第十四條??公共技防重點單位及技防系統的運營單位應當按照下列要求做好公共技防工作:
?
(一)制定技防系統使用、保養、維護、更新制度;
?
(二)指定專人負責技防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工作,并對其進行相應業務培訓,定期對技防系統進行檢驗、調試和日常維護,定期巡檢接入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的視頻圖像的質量,保障正常運行;
?
(三)制定技防系統使用中所采集信息資料的查詢、調取、登記和保密制度;
?
(四)建立相應的值班制度并制定應急處置預案。
?
第十五條??公共技防重點單位及技防系統的運營單位對技防系統開展定期檢驗或合格技術評定,可邀請法定檢驗機構檢測或組織安全防范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定期檢驗及合格技術評定應作書面記錄并存檔備查。
?
定期檢驗或合格技術評定可參照《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第7章“安全防范工程檢驗”的要求進行。檢驗和評定未通過的,應自行組織整改。定期檢驗或合格技術評定應在技防系統投入使用后至少每4年組織一次。
?
參與定期檢驗或合格技術評定的安全防范專業技術人員應為安全防范設計評估師、安全防范系統安裝維護員或安全防范技術專家。
?
第十六條??技防系統的建設使用單位應按照《管理辦法》規定將技防系統向所在縣(市、區)公安局(分局)技防辦辦理備案。新建、改建、擴建的技防系統應當在驗收后20個工作日內辦理備案。備案應由技防系統建設單位或所屬單位填報《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備案表》(見附件2),可采取書面報備或網上報備的方式??h(市、區)公安局(分局)技防辦在接到備案后可根據需要組織監督抽查。
?
第十七條??縣(市、區)公安局(分局)技防辦應在每月5日前將上個月收到的一級、二級技防系統備案資料匯總,上報所在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技防辦。
?
第十八條??各市、縣(區)公安局(分局)、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應適時組織對轄區內的技防系統進行梳理,統籌規劃,及時向財政申請聯網經費,開展聯網調試,將涉及公共安全的視頻監控圖像信息資源接入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
?
第三章??公共技防監督檢查
?
第十九條??各級公安機關技防管理部門或公安派出所根據本地區的特點,結合重大節日、重大活動等公共安全需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本轄區單位企業開展集中檢查和日常檢查。
?
上級公安機關技防管理部門對下級公安機關技防管理部門實施公共技防監督檢查的活動進行監督和指導。
?
第二十條??監督檢查工作應由兩名以上公安民警共同進行,檢查時應出示工作證件。
?
第二十一條??監督檢查包括下列內容:
?
(一)公共技防重點單位依法履行技防系統安裝義務和涉及公共安全的場所及部位的視頻監控圖像信息資源接入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的的情況;
?
(二)公共技防重點單位建立和執行日常運行維護和使用制度的情況;
?
(三)技防產品生產企業執行國家相關規定的情況;
?
(四)社會公共區域和公共技防重點單位技防系統的方案論證和工程檢驗、驗收的情況;
?
(五)技防系統按規定向公安機關備案情況;
?
(六)技防系統的運營單位按規定要求開展公共技防工作情況;
?
(七)其他依法需要監督檢查的事項。
?
第二十二條??技防系統設計方案論證、驗收監督檢查內容:
?
(一)是否依照系統等級要求組織論證、驗收;
?
(二)論證、驗收材料是否齊全;
?
(三)是否按照論證、驗收意見落實整改措施;
?
(四)是否按規定申請法定檢驗部門檢驗。
?
第二十三條??檢查程序:
?
(一)向被檢查單位發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通知書》(見附件3)。
?
(二)聽取被檢查單位介紹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基本情況。
?
(三)按照《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表》(見附件4)的內容逐項進行檢查、填寫。
?
(四)形成檢查意見,填寫《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意見書》(見附件5)。
?
(五)監督檢查中,發現有本實施細則第二十六條所列情形的,應及時依法向被檢查單位出具《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整改通知書》(見附件6)。
?
(六)將監督檢查形成的相關材料統一存檔備查。
?
第二十四條??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公安局技防辦應每年對轄區內一級、二級技防系統至少實施一次集中監督抽查??h(市、區)公安局技防辦對三級技防系統至少實施一次集中監督抽查。
?
公安派出所對其轄區內公共技防重點單位及經公安機關聯網整合應用的技防系統,可以結合日常治安管理組織監督檢查抽查,并根據實際情況出具《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日常監督檢查意見書》(見附件7)。
?
第二十五條??公安派出所對技防系統日常監督檢查抽查主要內容:
?
(一)應當安裝技防系統是否已安裝;
?
(二)投入使用的技防系統是否按要求驗收;
?
(三)是否按要求申報備案;
?
(四)是否制定使用、保養、維護、更新制度;
?
(五)是否開展定期檢驗或合格技術評定;
?
(六)技防系統是否正常運行。
?
第二十六條??公安機關監督檢查發現下列情形的,應出具《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整改通知書》,依法責令限期改正:
?
(一)應安裝技防系統的未安裝的;
?
(二)未按照規定預留與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聯網接口的或聯網接口不滿足要求;
?
(三)未按照規定將視頻監控圖像信息資源接入公安機關視頻圖像信息共享平臺的;
?
(四)已經公安機關聯網應用不能正常運行的;
?
(五)技防系統未經驗收投入使用的;
?
(六)技防系統未按規定申報備案的;
?
(七)違反《管理辦法》第十條,存在安全隱患的;
?
(八)違反《管理辦法》第十五條的行為。
?
第二十七條??公安機關應當在限期整改確定的時限內,督促當事人限期改正,并在期限屆滿后5日內進行復查;拒不改正的,應依法實施行政處罰。
?
第四章??附??則
?
第二十八條??本實施細則由福建省公安廳負責解釋。
?
第二十九條??本實施細則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
附件:1.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檢測實施
?
細則
?
2.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備案表
?
3.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通知書
?
4.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表
?
5.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意見書
?
6.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監督檢查整改通知書
?
7.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日常監督檢查意見書
?
附件1
?
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檢測實施細則
?
編?制?說?明
?
鑒于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的重要性和專業性,為了確保檢驗工作質量和規范,統一我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的檢測方法,使檢測結果真實、可靠,具可追溯性,特制定本檢測細則。
?
本細則的制定,應使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質量檢測工作達到技術先進、數據準確、正確評價的目的。檢測機構應嚴格依據安防工程國家、行業的相應標準和規范以及管理辦法,按照細則的規定開展工作。
?
1.本細則根據檢測工作實際流程來編寫??紤]到公共安全技術防范行業特殊性質,細則中系統功能檢測,圖像質量指標檢測、圖像質量主觀評價、防雷接地等內容作簡介描述,并在細則中單獨列出。
?
2.系統檢測中可量化的技術指標如:系統水平清晰度、灰度等級、復合視頻信號幅度、信噪比、接地電阻值、報警響應時間等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中的要求一致。
?
3.考慮到檢測工作的可操作性及實際效果,適當參考了其它專業的國家和行業標準。
?
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檢測實施細則
?
1.總則
?
為了在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以下簡稱安防工程)檢測過程中貫徹執行《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GB50348),規范安防工程檢測工作,同時對安防工程設計、施工單位在工程設計、施工、調試及初驗時起指導作用,特制定本細則。
?
工程的設計、施工單位除參考執行本細則進行檢測外,在工程設計施工中應符合現行的國家、行業等相關標準和規范的規定。
?
2.適用范圍
?
本細則適用于我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系統(工程)(包括:社會公共區域、公共技防重點單位、視頻監控聯網共享系統等省人民政府第163號令第9、第11、第12條所涉及的系統)驗收前的性能和功能檢測,新建、改建、擴建的技防系統(工程)的質量檢測和評估可參照執行。
?
本細則規定了安防工程系統檢測的檢測依據、檢測內容、檢測方法和檢測結論判定及檢測工作程序。
?
3.主要檢測依據與設備
?
3.1檢測依據
?
GB15207-1994視頻入侵報警器
?
GB10408.1~10408.9-2000入侵探測器系列標準
?
GB12663-2001防盜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
GB15210-2003通過式金屬探測門通用技術條件
?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
GB50198-2011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
GB50339-2013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
GB/T16677-1996報警圖像信號有線傳輸裝置
?
GB/T16676-2010銀行安全防范報警監控聯網系統技術要求
?
GB/T25724-2010安全防范監控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要求
?
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及修改補充文件
?
GB/T16571-2012博物館和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防范系統要求
?
GB/T29315-2012中小學、幼兒園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
?
GA/T75-19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
GA/T74-2000安全防范系統通用圖形符號
?
GA/T269-2001黑白可視對講系統
?
GA/T367-2001視頻安防監控系統技術要求
?
GA/T368-2001入侵報警系統技術條件
?
GA/T394-2002出入口控制系統技術要求
?
DB35/T1247-2012數字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技術規范
?
DB35/T1272-2012銀行業安全防范監控聯網系統的要求
?
福建省人民政府令第163號《福建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管理辦法》
?
工程建設單位和工程承建單位簽訂的合同、招投標文件或經雙方批準的設計文件、圖紙、資料等。
?
3.2檢測設備
?
1.SPVMN視頻監控聯網現場檢測工具軟件:模擬標準平臺的信令、媒體處理,用于受測系統平臺上聯、下聯的現場檢測。
?
2.Wireshark網絡抓包工具:用于信令、媒體的網絡數據包分析。
?
3.標準電視測試卡(綜合測試卡、灰度卡、高分辨力卡)、照度計、數字示波器、接地電阻測量儀、兆歐表、網絡測試分析儀、光纜測試儀等。
?
4.工作程序
?
4.1檢測受理
?
4.1.1在系統試運行達到設計要求(一個月以上)并經建設單位初驗認可,核查設計文件基本正確、齊全并可滿足工程檢測需要后,填寫委托檢驗協議書委托法定檢驗機構對安防工程進行系統檢測。
?
4.1.2將經過蓋公章的委托書及工程概況、工程合同、設計方案、工程主要設備清單等檢測相關資料傳真或發送檢測機構郵箱,經檢測單位受理后,并確認檢測時間安排表;
?
4.2現場檢測工作程序
?
4.2.1各流程工作內容
?
(1)由檢測人員主動向建設單位出示單位證件。檢測人員、設計施工單位代表及建設單位代表共同商定檢測工作時間安排及配合事宜。
?
(2)檢測人員按建設單位的保衛工作要求辦理手續。
?
(3)聽取設計施工單位代表及建設單位代表介紹工作概況、場地狀況、系統試運行情況、存在問題,查看試運行記錄及初驗報告。
?
(4)在監控中心(室)檢查系統的主要功能,檢查主機對前端攝像機的控制功能是否正常,如電動云臺的轉動速度,變焦鏡頭的焦距調節范圍等。
?
(5)對音、視頻矩陣主機進行單路調用、多路切換顯示、監聽功能的操作;檢查報警主機布防、撤防、旁路、復位、報警顯示功能。
?
(6)通過編程和調用程序來檢查系統的各項編程功能是否有效、可靠。檢查設計文件規定的其它功能是否具備及運行正常。
?
(7)?查看各監視器顯示的圖像質量,通過查看畫面檢查各路攝像機安裝位置及角度是否滿足監視區域的防護要求;通過畫面檢查攝像機的安裝是否有逆光現象,當受條件?限制需要逆光安裝時應檢查是否采用了降低逆光影響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的圖像質量;通過畫面檢查攝像機所配的鏡頭是否符合監視目標的需要(固定目標,定焦?鏡頭;視距小而視角大,廣角鏡頭;視距大,望遠鏡頭;視角范圍大,變焦鏡頭;需遙控觀察目標)。
?
(8)檢查系統布防、撤防、旁路和報警顯示功能。對燈光、攝像機、錄像機的聯動功能進行檢查。
?
(9)檢查控制室的設備安裝質量、布線的標示及自身的防護條件。
?
(10)檢查系統直接或間接聯網是否符合區域報警網絡的要求。
?
(11)?記錄對應各路攝像機的監視器畫面圖像質量情況(清晰、不清晰、受干擾等)和顯示圖像的標識符及顯示時間;記錄各防護區域名稱及安裝的防護器材型號、規格;?記錄監控中心(室)逐一調看的防護區域畫面并與設計施工單位代表、建設單位代表核實防護區域名稱及對應技防器材型號、規格。確定重點防護區域,根據已批準?的設計施工方案核實防護區域名稱、器材型號、安裝位置是否正確。
?
(12)實地檢查防護區域器材設備,對照核實結果,對前端各類器材進行實地抽樣核查(根據安裝地點、各型號器材分布、各類器材數量等情況確定抽樣位置及數量)。根據現場實物抽樣核查結果決定是否擴大器材核查數量。
?
(13)如現場核查時發現器材型號與設計文件中規定的型號不符,設計施工單位應認真對工程中安裝的器材全面檢查確認后再提交檢測。設計施工單位提交經建設單位蓋章確認(簽字)的器材設備移交清單。
?
(14)對各類入侵探測的安裝位置、角度、探測范圍、有無防拆保護、警戒范圍有無盲區進行檢測。
?
(15)逐個檢查防護區域中的各防護器材功能是否正常,檢查其防護水平、性能是否達到相應的防護要求。
?
(16)雙鑒探測器(被動)和紅外對射探測器(主動)采用步行測試法現場測試。檢測人員應沿可到達防范目標的各種路徑進行試驗,盡可能找出探測器靈敏度最低的路徑或探測盲區。目視及手動檢測安裝是否牢固,是否容易被轉動。人體入侵防護區域時應能產生報警。
?
(17)?按壓緊急按鈕時現場或監控中心(室)應有報警聲響及顯示,檢查安裝質量以防誤動作,當按緊急報警按鈕時,控制室應能報警。觸發報警后能自鎖,復位要采用人?工再操作方式。檢查門磁開關、玻璃破碎傳感器時,當打開門、窗時門磁開關應有報警狀態顯示,監控中心(室)應有報警信號顯示。
?
(18)檢查玻璃破碎傳感器時,用玻璃破碎發生器在傳感器所防護區域內產生玻璃破碎聲,玻璃破碎傳感器應有報警狀態顯示,監控中心(室)監聽聲音效果,應基本可辨認聲音。
?
(19)報警信號響應時間(直接輸入式控制臺報警響應時間:緊急小于1s、入侵小于2s、故障小于4s;間接輸入式控制臺報警信號響應時間:報警信號小于4s)。
?
(20)檢測報警信號響應時間時,根據前端探測器安裝位置及報警主機臺數情況,一般每臺報警主機對應選擇2臺雙鑒探測器、1只緊急按鈕、1只門磁開關、1只?玻璃破碎傳感器進行試驗。前端檢測人員與監控中心(室)檢測人員用通訊工具適時聯系,當前端探測器顯示報警狀態時,監控中心(室)檢測人員立即按下秒表,?當監控中心(室)設備顯示報警信號(聲、光)時,再按下秒表。所記時間即為報警信號響應時間??扇藶槭骨岸颂綔y器產生故障,檢測故障信號響應時間。
?
(21)?根據工程設計文件確定的報警聯動功能,檢查探測器報警時與其相對應的燈光、攝像機、錄像機聲音復核裝置是否正確聯動。按設計文件中設計的報警聯動功能檢查?各個部位報警聯動情況是否正常。當系統具有報警聯動功能時,將重要部位報警聯動時所記錄的錄像進行回放,回放圖像應能記錄人員入侵狀況,回放畫面質量應達?到可用圖像(能分辨人的臉部特征和車牌號)的要求。
?
(22)系統圖像質量(清晰度、灰度等級、復合視頻信號幅度、信噪比)檢測方法見附錄1《安防工程視頻監控圖像質量檢測》及附錄2《安防工程視頻監控圖像質量主觀評價》。
?
(23)?檢查控制臺機架內接插件、信號接口和設備接觸是否可靠,并通過觀看圖像干擾情況來判斷連接頭與設備接觸是否良好。檢查控制臺、機架線纜是否有永久性的標?示,走線是否合理、美觀、有無扭曲脫落現象。檢查金屬控制臺、機架是否良好接地,接地電阻值是否符合標準要求。檢查監控中心(室)橋架、管道及各層弱電井?內橋架、管道內強弱電線是否分開。檢查是否有隱蔽工程簽證記錄。
?
(24)在現場進行系統接地電阻測試,用游標卡尺檢查并計算監控中心(室)接地母線截面積不小于16mm2。檢查控制臺、機架內所有電源線應為雙重絕緣導線。電源線、插頭、插座等應呈完好狀態,無裂紋等明顯損傷。用兆歐表檢測監控中心(室)電源引出端與控制臺、機架外殼之間絕緣電阻應不小于100MΩ。抽查各回路對地絕緣電阻值應不小于20MΩ。監控中心(室)供電電源采用220V、50Hz單相交流電源時,應有專門配電箱。對系統應進行接地、防雷的檢測和檢查。安裝于野外的前端設備如攝像機,應對視頻、控制線、電源等傳輸線采取避雷措施。通過網絡(如5類、6類電纜或電話線)傳輸的則應有對信息線采取避雷措施。檢查各類避雷器是否良好接地,是否成套安裝,出現失效的是否及時更換。
?
(25)對出入口控制系統根據設計方案抽查是否達到控制要求,對非正常通行應有報警功能。檢查樓宇對講系統的圖像是否能辨別來訪者。電控防盜門開鎖及自我保護功能應正常。檢查系統存儲通行目標的相關信息是否完整。具有報警聯網功能的應滿足網絡報警技術要求。
?
(26)?檢查巡查管理系統的巡查時間、地點、人員和順序等數據的顯示、歸檔、查詢、打印和即時報警功能是否正常。檢查控制室的通訊聯絡手段應不少于兩種,并具有自?身防范、防火和雷電防護等安全措施,分配電箱的電源輸入應加裝電源避雷器,室外引入的各種信號線應加裝相應的避雷器以保護控制設備。
?
4.2.2整改、重新檢測
?
現場發現的問題,能及時整改并在檢測結束前整改完畢,可重新進行該項檢測?,F場未能及時整改的,以書面形式通知工程檢測委托單位,待工程檢測委托單位整改完并附上正式整改報告后由檢測人員到現場重新測試。
?
4.3出具檢驗報告
?
檢測完畢,檢測人員應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檢測報告。
?
所檢項目符合上述檢測要求,則判定該工程檢測合格。如現場發現不合格,按以下方式處理:(1)現場整改直至合格;(2)現場無法整改,需經過一段時間整改,則再次檢測通過后,出檢測報告。
?
檢測中存在問題,將存在問題寫入報告,不對工程驗收檢測結果下合格結論。
?
5.檢測完成后續服務
?
5.1檢測單位確認到款后,將通知委托單位領取報告。
?
5.2檢測報告一式四份,統一寄給委托單位,并留存一份檢測機構存檔。
?
5.3工程檢測結束,應將發票和工程設計文件、圖紙、資料等退還委托單位。
?
6.保密規定
?
參加工程檢測的人員應遵守有關保密規定,嚴禁泄露工程布防狀況、建設單位內部管理規定、技防設施使用現狀、人員狀況及檢測內容。
?
6.1承接安防工程的檢測人員應為法定檢測機構在職職工,表現良好,工作認真負責,無劣跡記錄。
?
6.2在開展安防工程檢測期間,應遵守工程建設單位的各項規定,辦理進出各重要區域手續。接收及退還工程設計文件、圖紙、資料時應辦理簽收手續。在保管設計文件、圖紙及資料期間不得隨意放置文件,不得借給無關人員查看,不得丟失文件。文件、紙張、資料如丟失應立即報告。
?
6.3不得向無關人員泄露工程檢測內容及工程布防情況、建設單位技防管理規定及現狀等。工程檢測報告應妥善保管,不得將檢測報告復印給無關單位,當工程設計單位需要復印報告時應辦理相應手續。
?
7.注意事項
?
7.1在進行視頻安防監控系統GB/T28181標準符合性工程檢測時,應提供:
?
7.1.1工程建設方案、待測系統平臺說明文檔、網絡拓撲結構說明文檔等。
?
7.1.2系統工程配套使用的視頻監控聯網管理平臺軟件產品標準符合性檢測報告。
?
7.1.3系統工程檢測范圍內的IPC、DVR/NVR、解碼器等網絡設備的標準符合性檢測報告。
?
以上產品檢測報告必須由國家安全防范報警系統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或(上海)出具,平臺軟件產品檢驗報告應列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發布的“通過新國標符合性檢測的視頻圖像管理平臺目錄”。
?
7.2對系統平臺進行檢測
?
檢測內容包括信令檢測和流媒體檢測。具體檢測項目見附錄3《GB/T28181標準符合性工程檢測表》。表中檢測項目1-48項為平臺互聯部分,49-103項為平臺與設備連接部分。其中,1-24項為平臺上聯部分,25-48項為平臺下聯部分,49-70項為平臺與DVR/NVR連接部分,71-92項為平臺與IPC連接部分,93-103項為平臺與解碼器連接部分。1-48項中的可選檢測項,若工程建設方案中未規定,可不檢測;49-103項,若工程中所測平臺直接管理的設備中未涉及,則相應部分不檢測。
“晉江經驗” 民營經濟 發展
專精特新 培育
